金牛坝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直面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供需不匹配、科产不高效、成果不落地等问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校院企地联动,构建轨道交通研投产“黄金三角”,引培轨道交通重点企业67家,年营业收入超700亿元,打造立足川渝、面向“一带一路”的轨交产业战略基地。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启用仪式
科技引领 提升轨道交通行业影响力
坚持“西南交大”一校引领,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创造能力。一是推动技术研发。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5大领域13个方面与西南交大开展深度合作,高水平建设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功能平台,促进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正式启用、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成功下线。二是加快成果转化。支持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助推轨道交通装备检测和监控系统等230余项职务发明专利分割确权,在金牛、新都等地相续成立高科技企业24家,被誉为科技领域“小岗村实验”,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协同西南交大、成都轨道集团等4家单位,共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全国首列时速160公里新一代全自动市域A型列车等27项关键技术市场化推广。三是服务领军人才。深度服务西南交大首席科学家张卫华、丁国富等教授团队,提供政策、载体等定制化服务,推动西交金测、天佑创软等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在金牛区落地转化。今年,由武筱林教授牵头的唯识科技轨道交通计算视觉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认定成都市首个“双招双引”高能级产业化项目。
要素支撑 提升轨道交通企业竞争力
全力打造茶花新界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资源要素高效聚集的产业生态。一是创新合作机制。联合西安交大采用“理事会”合作机制,共建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并以市场激励与政策奖励相结合方式,促进智慧城市、数字工厂等30余项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3项。二是搭建赋能平台。建设一亿中流上市加速器、盈佳信联金融供应链等功能性平台17个,为企业提供商学社群、战略定位、资本赋能、产业链接和上市加速等五大要素赋能;建设科技服务、企业赋能双中心,组网50余家优质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160多项产品,服务企业突破3万家次。三是强化专业运营。按照“功能区管委会+区属国有公司+专业公司+产业基金”理念,联合区属国有公司,组建项目招商、投资开发、资产运管三大专班,通过租购建改方式持有产业载体20余万平方米,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等3只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投高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项目27个。
茶花新界高品质科创空间
协同发展 提升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力
用活产业资源,构建链主企业带动牵引、链属企业协同拓展的产业发展组团。一是联合攻关。促进西南交大与中铁二院在重大项目建设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以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共同开展高速铁路、高原铁路、新制式轨道交通等15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5项。二是抱团发展。全力支持中铁二院、中铁二局、成都轨道集团等组建国家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走出去”承接业务,先后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埃塞轻轨、中老铁路等180余项国际工程。三是联动招引。构建以大院大所、头部企业为引领的招商图表体系,以市场换投资、聚资源搭平台,招引佳都科技西区总部、通业科技西南研发中心等产业链上下游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达2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