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绿色地铁”!济南轨道交通首个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成立
12月16日,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成立暨洪楼广场站首桩开工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济南轨道交通首个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成立。该联盟将首创“双重监测+三位一体体系+四道立体防线措施”的大气环境质量防控体系,并率先执行扬尘治理“8个100%”作业标准。此联盟的成立将助力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用更加智慧、更加环保的方式,开启济南轨道交通建设的3.0时代。
为高质量完成济南市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2023年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30天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成立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让环保成为7号线亮点,让绿色成为7号线的底色。”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创建“控尘、降噪、低碳、智慧、绿色”的环境友好型地铁工地,既要加力提速7号线项目建设,又要守护好生态环境的底线。联盟将积极推广低碳高效的施工工艺,应用环保绿色的施工机械,以实实在在的轨道行动,守护济南的碧水蓝天。中建八局轨道交通7号线总包部项目经理王刚介绍,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开工以来,以“四新技术”为支撑,在各个施工站点增设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摸索新工艺,“一站一案”,切实做到“绿色环保无污染”“低音降噪不扰民”。气象局站使用的防尘降噪设备是肋式气膜天幕系统,这个系统在山东省轨道交通工程中是首次应用;在洪楼广场站,施工单位优先配备电动旋挖钻机、新能源渣土车等新能源设备,这将大大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旋挖钻在济南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中是首次应用。与此同时,在济南市轨道交通工程中,7号线也率先大面积应用了环4、新能源的机械设备。
据介绍,7号线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首创了“双重监测+三位一体体系+四道立体防线措施”的大气环境质量防控体系。双重监测即环境监测控制系统+专职管理人员现场全天候巡视双重监测体系;三位一体体系即通过围挡外防控+围挡内场地清控+基坑范围内严控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四道立体防线即沿围挡四周自动喷淋防护+场内道路洒水抑尘+沿基坑四周水雾降尘系统+作业面定点降尘防护以及裸土随动随盖的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7号线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率先执行以“8个100%”作业标准,即施工工地现场围挡和外架防护100%全封闭,围挡保持整洁美观,外架安全网无破损;施工现场出入口及车行道路100%硬化;施工现场出入口100%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易起扬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裸露黄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渣土实施100%密封运输;建筑垃圾100%规范管理,必须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严禁高空抛洒和焚烧;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尾气排放100%达标,严禁使用劣质油品,严禁冒烟作业。
为何要高标准成立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主要是源于‘轨道的承诺’‘7号线的使命’‘国有企业的担当’。”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7号线项目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说,在济南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建设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深入践行“人民地铁为人民”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少挡一米是一米,少围一天是一天”“少移一棵是一棵,早绿一片是一片”的施工围挡和绿化迁改理念,坚持“便民利民不扰民”,不断优化工筹工法,提升文明施工水平,推动建设工地精细化管理,此次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的成立,是打好7号线高质量建设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此外,创建环境友好型工地,是七彩连心党建联盟新实践的“一心一意”,即锤炼一支请党放心的时代铁军,建设一条让人民满意的7号线,展现创建联盟新时代良好的国企形象。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是国内第二条、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线路串联起步区、国家级自由贸易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和济南核心区域,建设情况比较复杂。“7号线作为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二轮规划六条线路最晚开工的一条线路,环境友好型工地创建联盟将认真总结学习已建线路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将7号线打造成为二轮规划线路中的样板线路,用更加智慧、更加环保的方式,开启济南轨道交通建设的3.0时代。”该负责人称。
上一条:《兰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命名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条: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6台盾构机全部掘进
返回列表